作者:(美)罗伯特·L.黑泽尔著;曾刚,陈婧译
出版时间:2016年
内容提要
本书详细记录了从美联储成立之初到格林斯潘时代终结之时的美国货币政策的演变过程,评析了该过程中学术和政治环境变化的来龙去脉。书中详解了金本位制与信用货币之间的更替过程,也反映出货币政策的实施就像是用于解答货币和价格的基本问题的一系列实验:20世纪周期性的货币动荡如何引起经济动荡以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和社会动荡等一系列问题。通过本书,我们可以更深刻地了解现代央行的兴起与本质。
目录
第一章 货币本位的演化 1
一 沃尔克-格林斯潘货币本位 2
二 “扩张-紧缩”反复的货币政策与名义锚的丧失 3
三 新的名义锚 8
第二章 公众认知与政策模糊 10
一 有关货币政策本质的争论 10
二 规范的路线图 13
三 无理论的预测 15
四 总结性评论 17
第三章 从金本位到信用货币 19
一 金本位制度 19
二 重建金本位 22
三 “大萧条” 26
四 零利率下限 47
五 总结性评论 49
附录:借入准备金操作程序 50
第四章 从“二战”到财政部-联储协议 52
一 理念的改变 52
二 战后通货膨胀 54
三 用金本位预期解释衰退 61
附录:各种实际利率估算 68
第五章 马丁与“逆风而行”的政策 72
一 从真实票据到“逆风而行” 72
二 马丁与现代中央银行的创立 82
三 艾森豪威尔保守主义 84
四 总结性评论 86
第六章 通货膨胀是非货币现象 87
一 充分就业下的通货膨胀 87
二 赫伦的议事单:工资和物价制定指导 89
三 利用菲利普斯曲线 95
第七章 大通胀时期的到来 96
一 “扩张-紧缩”往复的货币政策的实质 96
二 马丁与赫伦之争 97
三 马丁和约翰逊 99
四 总结性评论 110
第八章 伯恩斯和尼克松 112
一 从紧缩到扩张 114
二 管制 123
三 表面上的成功 127
四 通货膨胀与管制的结束 131
五 是欧佩克或联储制造了通货膨胀? 138
六 总结性评论 141
附录A:伯恩斯领导时期的货币政策程序 142
附录B: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 147
第九章 布雷顿森林体系 149
第十章 福特政府时期的政策 162
一 政府的经济政策 162
二 伯恩斯与货币政策 166
三 在经济衰退中保持冷静 168
四 为何是紧缩的货币政策? 170
五 势均力敌的大选 174
第十一章 卡特、伯恩斯和米勒 177
一 汉弗雷-霍金斯法案 177
二 卡特与经济刺激计划 178
三 阿瑟·伯恩斯与货币政策 181
四 威廉·米勒 188
五 变化中的通胀共识 194
附录:FOMC在1970年代是否采用货币目标? 196
第十二章 通货膨胀的政治经济学 200
一 维持低利率的政治压力 201
二 通货膨胀税 207
三 通货膨胀与财政压力的相互影响 216
四 减税示威 221
附录:来自通货膨胀税的财政收入 223
美联储货币政策史pdf第十三章 沃尔克时期的通货紧缩 226
一 美联储承担治理通胀的职责 228
二 信贷控制和1980年的经济动荡 234
三 对抗通胀心理 242
四 放弃1979年10月以来的操作规程 244
五 创造新的货币本位 246
六 阐明货币本位 250
附录:1979年10月6日引入的操作程序 252
第十四章 大通缩之后的货币政策 259
一 预期通货膨胀/增长差距目标 260
二 通往《卢浮宫协议》 269
三 通胀恐慌和股市崩盘 276
四 总结性评论 284
附录A:1982年后的借入准备金操作程序 284
附录B:1986年的货币政策措施 288
附录C:经调整的M2增速 292
第十五章 格林斯潘时期转向价格稳定 294
一 缺乏清晰表达的格林斯潘本位 295
二 通胀紧缩 296
三 软着陆成了软恢复 298
四 1994年的通胀恐慌 305
五 可信度 307
第十六章 国际救助与道德风险 309
一 救助墨西哥 309
二 道德风险 313
三 亚洲危机 316
四 俄罗斯危机 321
五 总结性评论 324
附录:铸币税和信贷分配 324
第十七章 转向扩张的货币政策 328
一 美联储对亚洲危机的反应 328
二 俄罗斯违约、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和逃离新兴市场 330
三 总结性评论 338
第十八章 背离标准政策规程 341
一 作为风险管理的相机抉择 343
二 格林斯潘与新范式 347
三 总结性评论 350
美联储货币政策史pdf第十九章 1997年至2001年间的繁荣与萧条 352
一 通胀的非货币解释 352
二 股市泡沫破裂和经济衰退 358
三 对付一手烂牌 362
第二十章 偏离价格稳定目标 364
一 提高隐性通胀目标 364
二 控制通胀:机会主义选择还是系统性任务? 371
附录:日本的通货紧缩和中央银行的货币创造 373
第二十一章 沃尔克-格林斯潘体系 376
一 维持通胀趋势不变 377
二 实施“逆风而行”的政策 379
三 定义货币本位 384
四 沃尔克-格林斯潘时期:相机抉择还是遵循规则? 389
五 总结性评论 392
附录A:沃尔克-格林斯潘政策体系的实证性描述 395
附录B:FOMC数据 402
第二十二章 美联储:反通胀的斗士还是通胀制造者? 404
一 作为反通胀斗士的美联储 405
二 作为通胀制造者的美联储 407
附录:泰勒规则检验 412
第二十三章 “扩张-紧缩”反复的政策实验 417
第二十四章 “扩张-紧缩”交替和利率黏性 426
附录A:“扩张-紧缩”交替周期的划分 435
附录B:FOMC使用的“扩张-紧缩”交替期数据 446
第二十五章 “扩张-紧缩”交替时期的货币非中性 447
一 总体概述 447
二 流动性效应 454
第二十六章 一个世纪的货币政策实践 457
一 名义锚的失去和重建 458
二 相机抉择实验 464
三 新货币政策的制度化 465
附录:图24-1、图24-2和图24-3所使用的“扩张-紧缩”交替期数据 468
注 释 476
参考文献 534
美联储货币政策史pdf下载